2025年7月7日,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采集室内,网约车司机金师傅的血液顺着导管缓缓流动,承载着跨越千里的生命嘱托。这一天,他成为中华骨髓库第20503例、河北省第860例、廊坊市第38例、三河市第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,以行动完成了一场与陌生生命的“爱心约定”。
爱心约定
故事始于2024年4月的一辆献血车。当时,金师傅如常挽袖献血,在医护人员询问是否留样加入中华骨髓库时,他犹豫片刻后点头应允。这份存入骨髓库的血样,在一年后成为了点亮另一个生命的火种。 2025年初夏,红十字会的电话打破了金师傅的日常。起初,这位每日穿梭于城市街巷的司机以为是诈骗电话,直到省、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反复沟通,他才确信自己与一位素未谋面的患者配型成功。这份“中彩票都难”的缘分,让他既意外又欣慰。家人的顾虑曾是这段历程中的小插曲。因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陌生,“抽骨髓”的误解让反对声浪在家中掀起。金师傅没有急着辩解,而是翻出科普资料,一遍遍讲解捐献原理,最终用耐心化解了家人的顾虑。更让人动容的是金师傅对“生命优先级”的选择。原本计划带孩子出游的家庭旅行被他平静暂停,他表示“玩什么时候都行,救人不能等”。为保证捐献质量,他主动戒掉辛辣食物,停掉偶尔小酌的习惯,规律作息,这些细微改变彰显了对生命的尊重。注射动员剂后,腰背酸痛如影随形,医生提出可用药物缓解,却被金师傅婉拒,他担心药物影响捐献效果。熟悉金师傅的乘客都知道,他的善良早已融入日常:遇到迷路老人会绕路送回,看到独自乘车的孩子会多叮嘱几句。他认为“开网约车是谋生,但做人得有温度”。
从献血车到骨髓库,从方向盘到生命导管,金师傅用十七年坚持献血的坚守、一年等待后的果断,在平凡生活中划出温暖轨迹。这场被推迟的旅行或许会晚些出发,但那个被挽救的生命,已带着他的善意重新踏上人生旅途。